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远程维护方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策划 >> 管理模式 >> 正文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模式
作者:陈辉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7-6 19:41:59
)从工程实施过程上来看,由于整个机电自动化系统层次过多、多个承包商之间接口繁琐和接口协调量过大,导致各系统的调试工作量巨大、联调次数增加,故障诊断和系统维护也极为不便。

  3.2.2 深度系统集成模式的优势

  广州地铁在3、4号线的实际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从5号线开始提出了深度系统集成的新思路。深度系统集成模式是对顶端信息集成方式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可以克服顶端信息集成模式自身存在的缺陷,其指导思想就是采用同一厂商的开放性软件集成平台来构建中间控制层和上层信息监控管理层的信息共享平台。相对于顶端信息集成模式而言,深度系统集成模式具备以下优势。

  (1)在控制整体投资成本的同时,强化系统功能和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由于该模式的综合监控系统在上下位机的连接方式上采用主要控制层设备直接接入综合监控系统站级局域网的方式,这样控制层设备之间的站间通信功能和远程访问、下载和维护功能,皆可以通过综合监控系统构建的全线网络来实现,这在以往顶端信息集成模式中是无法实现的。采用深度系统集成模式的综合监控系统,既满足运营指挥调度人员的功能需求,又兼顾运营维护管理人员的功能需求,系统实现功能更加强大。同时,由于共享网络资源,集成子系统不需要再单独组网,因此整体工程的投资略有下降,系统性价比也更高。

  (2)系统性能更强大。从软件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来看,由于该模式的综合监控系统用同一厂商的开放性软件集成平台,使得大多数监控数据可以采用一次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表示软件的处理方式,而不需要进行顶端信息方式常见的数据转换和数据再处理等过程,因此减少了中间环节,系统实时响应性得到了保证,系统监控点数的规模也可相应扩大,从而导致实现功能更加完善和强大。

  (3)降低了整体工程的实施难度。由于该模式的综合监控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思路,具有系统构架简约、层次简化和软件平台一体化等特点,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调试工作易于协调和统筹安排,部分调试工作安排在实验室即可进行,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现场调试工作量减少,现场调试时间相应缩短,现场联调次数也减少,故障诊断和系统维护较为方便。此特点正好与目前大规模和工期较短的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特点相适应。

  3.2.3 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以上两种集成模式的综合监控系统各有特点且结构各异,相比较而言,采用深度集成模式的综合监控系统性能更优、实现功能更强和性价比较高,因此逐渐被国内各地地铁同行所接受和采纳。目前,国内广州、深圳、北京、西安等城市的地铁新线皆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类似的建设模式,因此可预见,采用深度系统集成模式的综合监控系统,是目前地铁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4 结语

  本文论述的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模式的思路来自这几年广州地铁多条新建线路综合监控系统工程的实践,是对国内地铁综合自动化系统创新建设模式发展过程的提炼和总结。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活力的创新实践必将广泛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G].广州.2004.

  [2]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首期工程技术要求[G].广州.2004.

  [3]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魏晓东.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湛维昭.地铁机电系统综合集成平台的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06,19(2):81-84.

上一页  [1] [2] [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