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采用BT模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浅
北京市将陆续新开工建设三条轨
北京市加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
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造价的思考
隧道先锋——中建八局重庆轨道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招标特点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总体总包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社会经济效
综合评估法在南京地铁项目评标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许权经营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与管理的若干
轨道交通对杭州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体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在生态城市建设中
运用BT模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主要环境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机制研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全过程管
以现代租赁方式筹资促进轨道交
轨道交通工程联系测量方法的应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市政 >> 正文
城市地铁项目建设对古建筑的影响
作者:陈爱侠; … 来源:《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9-1-13 9:53:06
形成一弱透水层,阻碍地下水的径流,导致地下水流场发生变化。由于西安地铁二号线线位走向与地下水流方向斜交,在该工程线路的东侧地下水位略有抬升,西侧地下水位稍有下降,但从3个极端降水频率(95%、75%、50%)年预测的数据看,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建设对明城墙、钟楼下方地下水的影响无论是在抬升区还是下降区潜水位的变幅都不大,基本控制在0.05~0.08m。这是因为地铁隧道的高度,即弱透水层的厚度只有6m,而其通过的潜水含水层厚度约为25m,再加地铁隧道上部约有9m潜水含水层相通,因此,该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流场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地表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3古建筑保护措施

    3.1施工方法

    西安地铁二号线穿过钟楼和明城墙路段,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盾构法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洞体质量比较稳定、对周围建筑物影响较小等特点。可以通过对盾构姿态的调整,减少蛇行对明城墙和钟楼产生的不利影响,控制盾构出碴量及土仓压力,及时进行盾尾同步注浆、衬砌回填压浆及地面跟踪注浆,以确保施工期间明城墙及钟楼的安全。

    3.2加固措施

    3.2.1明城墙基础

    在盾构通过前预先对明城墙两侧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加固采用直径600mm的密排旋喷桩和钻孔桩。密排旋喷桩加固的范围为宽10m,长22m,加固深度为盾构隧道衬砌下2m;在距明城墙墙脚1m处采用钻孔桩进行加固,加固长度、深度范围与旋喷桩相同。为有效防止盾构通过后引起地面沉陷对明城墙的破坏,在钻孔桩内侧设压浆孔,进行压浆。

    在进行明城墙基础加固的同时,对盾构通过时有影响的明城墙部位,进行外防护。外防护系统由防护架、防护板、张力索组成。明城墙加固及防护措施如图1所示。

    3.2.2钟楼基础

    首先在距钟楼基础外3.4m处作直径为600mm的两排封闭的旋喷桩,加固土体和止浆;在旋喷桩内作一圈直径为600mm的配筋钻孔桩,以增强钟楼基础的完整性和整体强度;在桩顶部设600mm×800mm(宽×高)钢筋混凝土圈梁;在钻孔桩内距钟楼基础1m处作一圈压浆孔,对钟楼基础周边进行压浆,使旋喷桩和钻孔桩所包围的钟楼下的土体进行加固。施工时应在各边跳槽进行施工,以减少对钟楼的影响。钟楼基础加固及防护措施如图2所示。

    为确保钟楼基础加固和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钟楼基础四周和各边中点的钻孔桩内设测斜管,在钟楼基础下设水位计、四周设变形观测点在基础加固施工和区间隧道施工中对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尤其是基础内压浆,应密切注意注浆压力,以确保钟楼安全。

    对梁、柱等主要受力构件进行详细检查,对可能存在隐患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加固,待施工通过变形稳定后可撤除加固措施。

    3.3轨道减振措施

    通过比较分析,采用新型减振弹性扣件或德国技术生产的减振器扣件,减振效果可达5~10dB;采用橡胶弹簧式浮置板道床减振效果可达18dB左右;采用钢弹簧式浮置板道床减振效果可达20~25dB[9]。中国首次在深圳地铁四号线采用新型弹簧浮置板道床,减振效果良好。弹簧隔振器虽然造价高,但使用年限长,如果出现不均匀沉降,弹簧振隔器可对其进行调整,提高隧道和古建筑的安全。

    4结语

    西安地铁二号线经过明城墙及钟楼时,应考虑这些古建筑的结构、基础及其附近的地质情况,制定出科学、严密的保护和加固措施。在该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开展钟楼和明城墙对变形的敏感度研究,采取综合勘查手段,弄清楚基础下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以便于进行分析计算和加固设计。运用AN-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ArticleInput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